昨天(4月7日),一例特殊的手术在我市顺利完成:宝坻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宝坻区阳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联合动物医院,为一只左腿严重受伤的东方白鹳安装了假肢。这一创新救助案例,不仅挽救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命,也为我国野生动物救护、康复技术提供了实践样本和技术参考。
2024年7月20日,宝坻区八门城镇的村民在稻田洼地干农活时,发现一只东方白鹳行动异常,左腿严重溃烂,已失去脚部,只能单脚跳跃。
接到报告后,宝坻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宝坻区阳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将这只东方白鹳送至救护基地。经初步检查,这只体长约1.3米、体重2.8公斤的雌性东方白鹳约1岁,左下肢存在陈旧性创伤,部分组织坏死,若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经野生动物救护人员调查确认,它在鱼塘捕食小鱼时被鱼线缠绕,因挣扎剧烈,鱼线像“利刃”一样切断其左下肢,导致它失去左小腿和左脚。
救护人员立即请兽医为它实施清创手术,控制感染,同时静脉补充营养,使其脱离生命危险。面对它失去左腿的现实,兽医判断:“若不能为这只东方白鹳安装假肢,它将永远无法重返野外。”
为此,救护中心联合专业团队进行专家会诊,制定个性化假肢方案。“最困难的是平衡重量和强度。”参与杏彩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宝坻区阳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负责人李正表示,团队最初选用碳纤维材质制作假肢,并确认假肢高17厘米、重30克左右,但测试后失败。随后又为它制作塑料材质的假肢,也失败。最终,团队为它制作了泡沫、橡胶材质的假肢,经测试,基本符合要求。
昨天,宝坻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宝坻区阳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联合动物医院,为这只左腿严重受伤的东方白鹳实施了手术,通过特殊套接装置与残肢结合,安装上了富有创新的假腿、假脚。假脚呈椭圆形,直径约5厘米,并模仿自然足部的140度,重25克。手术杏彩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后,康复团队还专门为东方白鹳改造了康复室,打造湿地环境,铺设浅水区和沙地,安排物理治疗师每天引导它进行4小时适应性训练,帮助它重建行走和飞行能力。
据介绍,若安装假肢测试成功后,预计明年春天,这只东方白鹳将有望加入北迁的鸟群,重新飞向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