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200余家企业参展。1500余项前沿展品在活动中集中发布,广泛涵盖大模型、AI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核心领域。
大会上,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引起业内关注。
记者了解到,这项突破性技术采用创新性磁感应方案,全球首创AI电子皮肤技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触觉感知性能,为机器人、医疗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并以目前全球最高力测量精度、最高分辨率,最高感知频率的性能表现刷新行业标杆,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触觉感知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款电子皮肤采用独有技术方案,通过创新的材料组合和智能算法,实现了良好的性能表现,拥有多项核心优势。
全球目前最高感知频率。据介绍,这款电子皮肤拥有目前全球最高1500Hz的感知频率,快过人类神经响应速度,这种高频响应能力可以捕捉到微秒级的动态接触变化,特别适合精密制造等专业场景。同时,在各种极端复杂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工作,具有卓越的抗干扰性能,且具备优异的耐用性和可靠性,相比传统电子皮肤其使用寿命大幅提升,维护成本显著降低。
在工业检测方面,这款AI电子皮肤在工业质检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其高精度触觉感知能力可实现对工业产品(如玻璃、金属加工件等)表面尺寸公差、曲率、平整度等关键参数的快速检测。相比传统光学检测方法,该技术能够直接接触测量,不受表面反光等干扰因素影响,特别适用于复杂曲面和精密零部件的质量检验。据了解,创新中心正与消费领域龙头企业合作,将该技术应用于自动化产线,可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为智能制造提供全新的质量管控解决方案。
在医疗健康方面,据介绍,这项技术未来还可应用于智能假肢系统,为残障人士恢复接近真实的触觉感知能力。该项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传统假肢缺乏触觉反馈的痛点,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不仅能感知物体的软硬程度,还能辨别表面纹理和温度变化,将极大提升使用体验和生活质量,有望为残障人士带来革命性的生活改善。
在可穿戴设备方面,AI电子皮肤将开启智能交互的新纪元。集成该技术的智能服装可以应用于消防、航天等专业领域,实时监测使用者的运动状态和环境变化。VR/AR设备通过触觉反馈手套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在汽车和智能家居领域,该产品也将推动人机交互方式的革新。
大会上,来自成都机器人产业园的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现场重磅发布两款工业具身机器人生态解决方案:工业人形轮式机器人“灵烁”、AI复合机器人“灵迅”,引起行业众多关注。
卡诺普是四川人工智能链主企业,在行业深耕15年,打破多项工业机器人“卡脖子”技术,是成都机器人产业重要的支撑力量。据了解,本次卡诺普通过自主研发亮相的两款智能机器人,剑指工业落地垂直场景,精准解决终端制造难题。
人形机器人已在商业服务、养老陪护等多个领域成为人类的有力助手,卡诺普瞄准产业升级痛点与客户需求,首次在工业制造领域推出新品“灵烁”,能实现工厂“车间主任”多项功能,有效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另一款新品“灵迅”作为工业复合机器人,融合AGV与协作机器人、深度学习智能算法,面向工业场景落地应杏彩股份有限公司用。该机器人快速切换并适用于短链步骤、高频重复的工站衔接场景,如焊接精密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来料分拣、工装夹具上下料等,可优化工厂布局,降本增效,是轻量化产线升级的最优解。
相较于人形机器人,AI复合机器人成本更低,是未来工业智能化、协作化与数字化的代表。
据卡诺普总裁朱路生介绍,“当前,卡诺普已在多个工厂落地多模态的工业具身机器人解决方案,将利用技术的沉淀,努力成为当前国内最大的工业智能融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下一步,卡诺普将依托成华经开区企业家协会,充分整合四川省优质的机器人产业资源,精准聚焦工业应用场景,用‘成都造’‘成华造’加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